公历02月14日,情人节,是西方非常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近几年这个节日在国内也越发火热起来,对这个节日相信不需要多说大家也已经很熟悉了。

农历七月初七,七夕节,又称乞巧节,始于汉朝,相传是纪念“牛郎织女”相会的节日。目前很多人将其视为中国传统意义上的情人节。

农历三月初三,上巳节,又称女儿节,相传为黄帝的诞辰。当然,由于这个日子在中国传统观念来看实在是个好日子,所以很多其他传统节日也在这天。并且现在很多人也主张这一天为中国的情人节。

 

首先,我们需要说明的是,中国传统节日上没有一个节日是以“情人节”来命名的,所以我们只能说传统节日哪个来当做中国的情人节比较合适。要考虑哪个节日合适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下如今在中国并行的两种历法——“公历”和“农历”。

公历是现在国际通用的历法,又名阳历,这种历法与地球环绕太阳的周年运动有关,与月相无关。地球绕太阳一周实际为365.2422天(一个回归年),如果按一年365天计算,每年就会少0.2422天,因此,400年中需置97个闰年。闰年在2月末加上一天全年366天。这样经过3333年才有一天的误差。

农历是我国传统历法,又名阴历,但农历并不是阴历而是一种阴阳合历,取月相的变化周期即朔望月为月的长度,参考太阳回归年为年的长度,通过设置二十四节气以及闰月以使平均历年与回归年相适应。定月的方法是以朔望月周期确定,朔所在日为初一。由于朔望月平均长度29.530588天,所以农历大月30天,小月29天。农历平年有十二个月,全年354天或355天(个别年份353天);闰年为十三个月,其中某一月为闰月,月名依前一月名而定,如前月是八月,闰月则为闰八月。闰年全年383天或384天(个别年份385天)。设置闰月的方法是:农历月份中无“中气”的月份则是闰月。

从时间节点上来看,农历三月初三似乎更接近于目前国际上通行的公历02月14日情人节。

另外我们再看三月初三这个日子。从中国二十四节气上来看,农历三月三的上一个节气为“春分”,下一个节气为“谷雨”。这短时间基本上是处于万物复苏的开始,相比于今年西方的情人节(2018年02月14日)似乎要温暖一些。再从这两年盛行的那句“春天到了,又到了交配的季节。”以及“哪个少女不怀春,哪个少男不钟情。”等等来看,春天似乎是最适合做情人节的。所以说三月初三作为中国的情人节似乎更合理些。最后,这两天我又翻了翻《诗经》,从诗经中看到这么一首小诗:

《国风·郑风·溱洧》

 

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蕳兮。

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

洧之外,洵訏且乐。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

溱与洧,浏其清矣。士与女,殷其盈矣。

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

洧之外,洵訏且乐。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

这首小诗描写的正是是三月三日民间上巳节溱洧河畔男女青年游春相戏,互结情好的动人情景。当然还有一些其他描写三月三日的诗句,大家不妨也找来看一下。

注:纯粹笑谈,切莫做真。